乐行网提供城市公交地铁线路查询,火车高铁时刻表,票务查询等出行交通信息。
三苏墓简介
三苏坟,位于河南省郏县茨芭乡苏坟村东南隅,是北宋大文学家苏洵、苏轼和苏辙的墓冢。1956年,它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6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坟院坐北朝南,占地14800平方米,古朴雅致的院门彰显了历史的厚重。门前神道两旁,四株古柏苍翠挺拔,遮天盖地。
三苏坟是北宋大文学家苏洵、苏轼和苏辙的墓冢,位于河南省郏县茨芭镇苏坟村东南隅,背依嵩岳余脉莲花山,面对汝水旷川,黄帝钧天台在其前,左右两小岭逶迤而下,宛若峨眉,山明水秀,景色宜人。1956年被评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苏洵葬于眉州眉山故里。元至正十年(公元1350年)冬,郏城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,认为苏轼、苏辙之学皆出自其父老泉先生的教诲,虽眉汝之墓相距数千里,而其精灵之往来,必在左右。于是,在两公冢右侧置苏洵衣冠冢。这样,原来的二苏坟就成了三苏坟。
三苏死后,为何要葬在河南?
“三苏坟”位于郏县茨笆乡苏坟村东南隅,距县城约23公里,原属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。苏轼、苏辙兄弟安葬于此地后,村庄也因此改名为苏坟村。此地处于许昌至洛阳的古道旁,小峨眉山脚下,背靠嵩山奇峰,面对宽阔的汝水。东西两侧的小山蜿蜒而下,形如两道剑眉。
到了元代至正年间,郏县县尹杨允到二苏坟拜谒。杨允认为苏轼兄弟之学皆出于其父老泉先生,苏洵葬在老家四川眉山,相距这里数千里,父子往来好不麻烦,于是在苏轼、苏辙两座坟墓之间为苏洵建造了衣冠冢,并在附近的广庆寺里建起了三苏祠。这就是“三苏坟”的缘起。
其次,与三苏家族的迁徙历程有关。据历史记载,苏洵在晚年时期选择了郏县作为他的归隐之地。这可能与他对郏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的欣赏有关。随后的苏轼、苏辙也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居住在郏县附近,他们的文学活动和社交圈子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。
平顶山火车站到郏县三苏坟要怎么走?在哪里坐车,什么车?谢谢
1、先坐车到郏县客运西站,有直接去三苏坟的车, 三苏坟的票价是11元一人。
2、三苏坟(苏门三父子的衣冠冢和真身埋藏地,位于茨芭乡)青龙湖(城郊,在西站乘坐到茨芭乡的班车便途经此地。
3、平顶山郏县著名景点:三苏坟(苏门三父子的衣冠冢和真身埋藏地,位于茨芭乡)青龙湖(城郊,在西站乘坐到茨芭乡的班车便途经此地。
三苏墓三苏坟由来
于是,在两公冢右侧置苏洵衣冠冢。这样,原来的二苏坟就成了三苏坟。苏辙、苏轼与苏洵三兄弟,均是宋代文学家,分别葬于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、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以及眉州眉山故里。郏城县尹杨允将苏洵衣冠冢置于两公冢右侧,最终形成了三苏坟,体现了对三兄弟文学成就的尊敬与缅怀。
“三苏坟”位于郏县茨笆乡苏坟村东南隅,距县城约23公里,原属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。苏轼、苏辙兄弟安葬于此地后,村庄也因此改名为苏坟村。此地处于许昌至洛阳的古道旁,小峨眉山脚下,背靠嵩山奇峰,面对宽阔的汝水。东西两侧的小山蜿蜒而下,形如两道剑眉。
三苏坟由来:苏辙于绍圣元年(公元1094年)出知汝州,期间,苏轼由定州南迁英州,便道于汝,与弟相会。苏辙领兄游观汝州名胜。郏城县属汝州,自古就有龙凤宝地之美称,黄帝钧天台更是有名。兄弟二人登临钧天台,北望莲花山,见莲花山余脉下延,“状若列眉”,酷似家乡峨眉山,就议定以此作为归宿地。
苏洵,字明允,号老泉,于宋英宗治平三年(1066年)四月廿十五日卒于京师(开封),安葬于四川彭山县安镇乡。元代至正十二年(1352年),郏县尹杨允渭将老泉衣冠瘗诸两公之间,遂称“三苏坟”。
从此,这里被称为二苏坟。到了元代至正年间,郏县县尹杨允到二苏坟拜谒。杨允认为苏轼兄弟之学皆出于其父老泉先生,苏洵葬在老家四川眉山,相距这里数千里,父子往来好不麻烦,于是在苏轼、苏辙两座坟墓之间为苏洵建造了衣冠冢,并在附近的广庆寺里建起了三苏祠。这就是“三苏坟”的缘起。
河南平顶山景区三苏园三苏坟景点介绍
1、三苏坟位于广庆寺东北方向300多米,坟院坐北面南,门楼里矗立着一座石牌坊,上面刻着苏轼“是处青山可埋骨,他年夜雨独伤神”的诗句。三座墓冢由东北向西南“一”字排列,东北第一座墓为苏轼墓,中间为苏洵衣冠冢,西南为苏辙墓。
2、三苏园位于茨芭镇东北的小峨眉山下,主要由三苏祠、广庆寺、东坡湖、东坡碑林、三苏坟、三苏纪念馆、鸿翰苑等景点组成,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。
3、位于郏县县城西北约23公里的古老小峨眉山下,矗立着三苏坟,这是宋代大文豪们的永久安息之地,其中包含了衣冠冢。这个地点于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全国县域旅游的知名品牌,备受瞩目。
标签: 河南郏县三苏坟公交路线